邵阳河驹汽车维修投资有限公司

倫敦大學學院 官網(wǎ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學校類型:
公立大學
年均學費:
英鎊 15660
雅思要求:
6.5分
特色專業(yè):
經(jīng)濟 金融 會計 工程
學校地址:
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Gower Street London WC1E 6BT
10 QS排名
8 U.S.News
排名

測試該校入學成功率

語言成績

獲取測試結果
學校簡介

  1學院簡介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  也稱倫敦學院大學)創(chuàng)建于1826年,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是倫敦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UOL)的創(chuàng)校學院,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IC)和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并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jīng)濟實力。是英國繼牛津、劍橋之后的第三所古老的大學,是英國金三角的*之一,同時也是英國*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羅素大學*的成員,享有英國政府多的財政預算。UCL是 個在招生上不論種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國大學,被稱為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UCL還是羅素大學*(英國*大學聯(lián)盟,有19所成員大學,類似于美國的常春藤)的成員,為其籌集近半比例的總研究基金。UCL是一所擁有26位諾貝爾獎得主與3位菲爾茲獎得主的院校,從詩人泰戈爾到圣雄甘地,從輕武器*勃朗寧到發(fā)明電話的貝爾,都曾就讀于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在*大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近幾年由于它的科研水平和經(jīng)濟實力的*發(fā)展,已經(jīng)跨入了*大學前10的*行列。創(chuàng)校之初名為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1836年放棄原倫敦大學校名,更名為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的口碑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是 個在招生上不論種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國大學。

  2師資力量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倫敦歷史悠久的學院,學院有學生人數(shù)大約18000人,其中研究生7273.教師員工數(shù)約為3800人,其中35名為皇家院士(Fellows  of Royal society),13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7名不列顛學會會員(Fellows of British Academy),75名醫(yī)學學會會員(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UCL過去的成員中,有18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有10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UCL是倫敦歷史悠久的學院,也是 所不理會申請者性別、宗教以及種族而招生的學府。倫敦的國際化大都市地位可謂是倫敦大學學院的地利,賦予學生浪漫的大都市氣息;近二萬人的學生規(guī)??芍^是倫敦大學學院的人和完善的師生比例,把教師和學生的聰明才智和教學質量發(fā)揮到了*。在倫敦大學二十多個學院中,她是的學院,其規(guī)模和人數(shù)遠超過她的姊妹學院帝國理工,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倫敦商學院,國王學院,女王學院,皇家霍諾威等。該大學在2009年泰晤士報英國大學綜合排名中高居第四位。

  3辦學規(guī)模

  與很多倫敦的大學一樣,倫敦大學學院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建筑組成。盡管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筑遍布倫敦,但學校主要部分在倫敦中心的布魯姆斯伯里高爾街。高爾街的校區(qū)包括倫敦大學學院主要的科學及圖書館、語言系、歷史系、布魯姆斯伯里劇院、生物與物理系、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館。

  倫敦大學學院有教學及研究人員近4000名,教授600多位,教授總數(shù)和女教授人數(shù)都是全英多的。倫敦大學學院擁有39位英國皇家協(xié)會院士,27位英國科學院院士,13位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和83位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

  英國國家醫(yī)學研究中心設在倫敦大學學院。它有著5次獲諾貝爾獎的殊榮,現(xiàn)今有超過721名科研人員,每年2千700多萬英鎊的預算。

  大學主要強項專業(yè)如下:人類學,建筑學,荷蘭語,電機和電子工程學,化學,化學工程,英語,地理學,地質學,德語,歷史學,藝術史,建筑和設計,法學,語言學,斯堪的納維亞語研究,有機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牙醫(yī)學  倫敦大學學院校學科種類齊全,文科、理科、工科專業(yè)眾,550位留學生來就讀。

  4校園容貌

  倫敦是*文化、娛樂之都,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擁有超過八百萬的常住人口。作為一個長久不衰的容納了多民族的城市,每個人都有應該來倫敦體驗一番。倫敦大學倫敦校區(qū)總部設在倫敦市中心。UCL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建筑組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盡管UCL的建筑遍布倫敦,但學校主要部分在倫敦中心的Bloomsbury,高爾街。高爾街的校區(qū)包括UCL的科學及主要圖書館、語言系、歷史系、Bloomsbury劇院、生物與物理系、Petrie埃及考古博物館。在高爾街周邊及高爾街廣場,有著一系列更多的建筑,包括考古學院、化學系、Bartlett建筑環(huán)境學院、斯拉夫與東歐研究學院。

  在倫敦大學學院周圍有著一群*的機構,例如: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

  學院位置

  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創(chuàng)建于1826年,是倫敦歷史悠久的學院,也是 所不理會申請者性別、宗教以及種族而招生的學府。近二萬人的學生規(guī)??芍^是倫敦大學學院的總和,作為倫敦成立的 所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距離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只需45分鐘。大英博物館、圖書館、*的學會組織及主要設施近在咫尺。

  校園和校區(qū)

  與很多倫敦的大學一樣,UCL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建筑組成。盡管UCL的建筑遍布倫敦,但學校主要部分在倫敦中心的Bloomsbury,高爾街,高爾街的校區(qū)包括UCl的科學及主要圖書館,語言系,歷史系,Bloomsbury劇院,生物與物理系,Petrie埃及考古博物館。在高爾街周邊及高爾街廣場,有著一系列更多的建筑,包括考古學院,化學系,  Bartlett建筑環(huán)境學院,斯拉夫與東歐研究學院.

  在UCL周圍有著一群*的機構,例如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英國醫(yī)學會以及其他倫敦大學下屬的學院和機構,包括亞非學院,柏貝克學院,教育學院,高等研究院。因此就地理環(huán)境而言,全*沒有一所大學有這獨特的*優(yōu)勢。由于UCL所處倫敦中心,有許多*的建筑,許多電影電視作品都選擇在UCL拍攝一些片段。

  5學校歷史

  榮譽

  倫敦大學學院是一所創(chuàng)建于公元1826年的綜合性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也是倫敦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UOL)的兩所創(chuàng)校學院之一。在成立初,倫敦大學學院使用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作為校名。1836年更名為大學學院,倫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后更名為倫敦大學學院。UCL通常被認為是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之后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

  UCL是倫敦歷史悠久的學院,學院有教職員1112名,學生13000名,其中1700名來自100多個國家。學院9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經(jīng)是學院教職員或學生。近二萬人的學生規(guī)??芍^使倫敦大學學院的人完善的師生比例,在倫敦大學二十多個學院中,她是的學院,該大學在2009年泰晤士報英國大學綜合排名重高居在第四位。

  專業(yè)

  大學主要強項專業(yè)如下:人類學、建筑學、荷蘭語、電機和電子工程學、英語、地理學、地質學、德語、歷史學、藝術史、建筑和設計、法學,語言學、斯堪的納維亞語研究、有機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牙醫(yī)學倫敦大學學院校學科種類齊全,文科、理科、工科專業(yè)眾多。UCL是 所系統(tǒng)講授法律學,建筑學和醫(yī)學的英國大學,是首次建立了物理學和化學的本科生教學實驗室,并創(chuàng)新了工程學的教學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有67個系的200門課程可供學生選擇,留學生占30%;吸引了130個國家的4,550位各國留學生來就讀。倫敦大學學院與*教育部有著廣泛的聯(lián)絡,現(xiàn)有800名*留學生,*的*留學生可申請該校獎學金。

  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

  往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只需45分鐘。大英博物館、圖書館、*的學會組織及主要設施近在幾尺。

  獎狀

  一所歷史悠久的英國*,在教學和研究方面*持*一流水平,培養(yǎng)出了19位諾貝爾獎得主。大學的60個系在英國政府組織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評比中獲得5或5+分的高評分。UCL是英國大學中研究收入多的大學。

  該校學科種類齊全,文科、理科、工科專業(yè)眾多。圖書館藏有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書刊。學院圖書館藏書達125萬冊,計算機中心設備完善。學院語言中心開設一年制英語證書課程、學前及學期中語言課程。除此之外,學校還不斷地發(fā)展PCs.電腦軟件,務求能*教師教育、學生學習方面的素質。多媒體、視像會議都被用作教學媒介,科技力量十分發(fā)達。倫敦大學學院*水平極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考生。該校雖是倫敦名學府,但卻名而不貴,十分歡迎海外考生。

  無神論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至今仍嚴格*留自身的非宗教色彩,并且是*沒有設立祈禱間的英國大學。

  因此,UCL也被作"高爾街上的無神論學院"。不過學校里并沒有對學生和教員宗教自由的限制,并且有一個安靜的房間為所有不同信仰人士開放以便他用.  UCL堅持世俗觀念的初衷就是為了能使不同教派的學生們(例如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這項傳統(tǒng)*留至今,使得UCL反映了民族和宗教上雙重的多樣和多重性。

  倫敦大學學院學生會也遵守此項政策,同時,實質上與任何政治團體*持距離,堅持自己的中立性。學生會職務的競選者,不能參與任何政黨的投票。這項規(guī)定可能歸因于UCL多次重申的自身對政治漠不關心,這個特色和附近的學院例如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有明顯差別,但這可能也是UCL自身學生團體或行政機構的政治傾向。

  學生服務

  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藏有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書刊。多媒體、視像會議都被用作教學媒介,科技力量十分發(fā)達。

  倫敦大學學院可以*近4,000個宿位,基本能夠滿足所有新生的需求。還有特別效果劇院、多元化體育設施、日間托兒所、*健中心和學生輔導服務中心。

  校學生會屬下有80多個學會,包括活躍的*同學會。

  TOEFL:580(理工科)/600(人文學科)/630(法律)

  IELTS:6.5(工科,數(shù)統(tǒng))/7.0(醫(yī)學及醫(yī)學相關)/7.0(人文學科)/7.5分(法律)

  6排名情況

  倫敦大學學院(UCL)是英國規(guī)模、學科廣的大學。UCL在主要*大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UCL的全球排名一直*持在前20強。近幾年由于科研水平和經(jīng)濟實力的*發(fā)展,跨入了*前10位大學的*行列??偣舱Q生過2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13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有3位菲爾茲獎得主。譬如圣雄甘地,泰戈爾,諾蘭等*詩人,政治家,表演藝術家都學習于此。

  UCL在*平均排名第20位,*非美國大學排名第4位,英國綜合類大學排名第3位,英國《泰晤士時報》中位列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和倫敦政經(jīng)之后。倫敦大學學院近年來多番摘取《泰晤士時報》年度大學桂冠,它也多次被全英學生評選為受歡迎大學。

  學校排名

  2010年:USNews-QS *大學排名第4名。

  2011年:上海交大版*大學*排名第20名。

  USNews-QS*大學排名第7名。

  2012年:QS*大學排名第4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第17位

  *科學院與武漢大學合作的*大學競爭力排行榜第18名

  2014年:TIMES英國大學綜合排名第7名

  7**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羅素大學*的一員,代表了英國*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jīng)濟實力。羅素大學* (The Russel  Group) 成立于1994年,由二十所英國研究型大學組成,包含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等,被稱為英國的長春藤聯(lián)盟,代表著英國的*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也同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一起被稱為金三角*,意指每年獲得多的政府預算。

  有26位來自UCL的學者或畢業(yè)生獲得諾貝爾獎,3位菲爾茲獎得主,僅次于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

  牛津由一個中央學校(包括校和系圖書館,以及科學實驗室),38個學院以及7個*私人公寓(Permanent Private  Halls,PPHs)。這些學院并不只是宿舍,而是實質上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有些學院只接受研究生,這些通常都是近一個世紀建立的新學院,例如Wolfson  College。而有一個學院根本就不招收學生,那就是All Souls College。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Oxon.)位于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中古老的大學。雖然牛津大學的確切創(chuàng)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歷史可大約追溯到十二世紀末,迄今已有九個世紀。1209年,在牛津學生與鎮(zhèn)民的沖突事件過后,一些牛津的學者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zhèn),并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后,兩間大學彼此之間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

  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每年在全球選取80名*大四本科生去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這些羅德學者之后在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大學*、歐洲*大學科英布拉*、歐洲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在九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全英國乃至于*的*學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時常被合稱為牛橋(Oxbridge),它們兩所是英格蘭古老、*的大學。從2002年至2012年,牛津大學已經(jīng)連續(xù)11年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英綜合排名 的大學。牛津大學的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經(jīng)》中的詩篇第27篇。  牛津大學以自然科學和應用經(jīng)濟科學、商務管理哲學三大領域的不斷進取與創(chuàng)新成就,震撼整個*,同時也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聲名遠揚:閱讀、實驗、導師輔導等多種方法結合,尊重學習規(guī)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出一代代堪稱天之驕子的牛津精英。該校在心理學、生物學和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經(jīng)濟、哲學、歷史、音樂、化學、生物化學、文學、法語、德語、丹麥語、數(shù)學、物理、地球科學上均是行內之翹楚。在近800年的歷史中,牛津大學培養(yǎng)了6位英國國王、26位英國首相(其中包括格萊斯頓、艾德禮、撒切爾夫人和托尼middot;布萊爾)、多位外國政府首腦(如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middot;克林頓)、近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大批*科學家,如經(jīng)濟學家亞當middot;斯密、哲學家弗朗西斯middot;培根、詩人雪萊、作家格雷厄姆middot;格林、化學家羅伯特middot;波義耳、天文學家埃德蒙多middot;哈雷等。就連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維middot;蘇middot;奈*爾,也畢業(yè)于牛津大學英文系。2001至2002學年,在牛津大學就讀的學生總數(shù)超過1.65萬人,其中,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數(shù)目約為5000人。牛津大學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毆斗而從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逃離出來的老師建立的,亨利三世國王在1231年授予劍橋教學壟斷權。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齊名為英國的兩所*的大學,被合稱為Oxbridge,89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實際來此校工作或執(zhí)教過的人數(shù)超過100名,但劍橋大學官方的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學生或教師是否擁有學院的Membership/Fellowship而定,所以官方統(tǒng)計數(shù)目為89,擁有*多的諾貝爾獎)。在2011年的美國新聞與*報道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聯(lián)合*的USNEWS-QS*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位。  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位于倫敦北面50哩以外風景秀麗的劍橋鎮(zhèn)。劍橋鎮(zhèn)本身是一個擁有大約10萬居民的英格蘭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有一條河流穿過,稱為劍河(River  Cam,也譯作康河)。劍橋大學本身沒有一個指定的校園,沒有圍墻,也沒有校牌。絕大多數(shù)的學院、研究所、圖書館和實驗室都建在劍橋鎮(zhèn)的劍河兩岸,以及鎮(zhèn)內的不同地點。劍橋大學的許多地方仍*留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古色古香,別具一格。劍橋大學有35個學院,三個女子學院,兩個專門的研究生院。劍橋大學的特色是學院制,劍橋大學中央不過擔當一個像聯(lián)邦政府的角色,掌管一些宏觀的事情。35所風格各異的學院史背景不同,每個學院在經(jīng)濟上自負盈虧,因此各個學院在行政財務,招生教學,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各學院內部錄取步驟各異,每個學院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座微型大學,有自己的校規(guī)校紀。在畢業(yè)典禮上,能看到劍橋大學是如何重視學院的。每個學生都要由學院院長牽手引到校長面前跪下,接受祝福,象征他是由學院教導成材。歷年來有73位教職員曾獲諾貝爾獎(包括28個物理獎,18個醫(yī)學獎,17個化學獎)。劍橋大學是英國*聯(lián)誓羅素大學*(Russell  Group)和歐洲的大學聯(lián)盟科英布拉*(Coimbra Group)的成員。現(xiàn)任行政校長是樂思哲(Leszek  Borysiewicz)。劍橋大學所處的劍橋(Cambridge)是一個擁有10萬居民的英格蘭小鎮(zhèn),距英國首都倫敦不到100千米,這個小鎮(zhèn)有一條河流穿過,被命名為劍河(River  Cam,也譯作康河),早在公元前43年,羅馬士兵就駐扎在劍河邊,后來還在劍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橋,這樣,河名和橋加住一起,就構成了劍橋這一地名。絕大多數(shù)的學院、研究所、圖書館和實驗室都在這個鎮(zhèn)上,此外還有20多所教堂。劍橋大學有教師(教授、副教授、講師)1,000余名,另外還有1,000余名訪問學者。劍橋大學共有全職學生18071名,其中包括5969名研究生,70%的研究生來自其它大學,研究生中38%是歐盟以外的留學生,全校學生中女生占46.7%;  全校各專業(yè),各年級留學生總人數(shù)美國留學生多大約680名,來自*的次之約620人(其中讀一年制研究生的學生多)。大學校長為女王丈夫菲利普親王(牛津大學校長為前*總督彭定康),設一名常務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劍橋大學以其高素質的教學和研究水準而聞名。其中,人體學、建筑學、英語、化學、地理、法律及電腦科學在教學品質評估中更榮獲優(yōu)級。幾乎所有的系在研究評估中都獲得*5*級。劍橋大學的學生參與多種業(yè)余活動,其中劃船是流行的體育運動,劍橋大學各學院間經(jīng)常比賽,而且劍橋大學每年都會與牛津大學舉行劃船比賽。各學院間還舉行其他各種體育比賽,包括橄欖球、板球、國際象棋等。2009-2010年度劍橋大學總收入約19.8億美元,位列全英 (前三甲為牛津大學,約14.5億美元,倫敦大學學院UCL,約12.6億美元),為*富有的大學之一。  劍橋大學成立于1209年,是*十大學府之一。劍橋大學位于風景秀麗的劍橋鎮(zhèn),*的劍河橫貫其間。劍橋大學以其卓越的自然科學成就聞名于世,與近鄰牛津大學一樣,是*上的大學城之一。劍橋的名稱取自當?shù)氐囊粭l環(huán)城河流mdash;mdash;劍河。劍河是一條南北走向、曲折前行的小河,劍河兩岸風景秀麗,芳草青青,河上架設著許多設計精巧,造型美觀的橋梁,其中以數(shù)學橋、格蕾橋和嘆息橋為*,劍橋之名由此而來。劍橋大學沒有圍墻,沒有校牌,整個校園一派田園情調。劍河很淺,清澈見底,日落黃昏之際,這里是劃獨木舟的好地方;河畔的青草和小徑,是情侶漫步、靜坐談心的好去處。大片的公園和草坪中,坐落著古色古香的教堂和建筑,每個學院都有各自的風格。學校近800年的歷史,涌現(xiàn)出牛頓、達爾文等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造就了培根、凱恩斯等貢獻突出的文史學者;培養(yǎng)了彌爾頓、拜倫等開創(chuàng)紀元的藝術大師,從這里走出了7位英國首相以及7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都為劍橋大學奠定了*近現(xiàn)代*文化中心的偉大地位。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成立于1907年,曾是聯(lián)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學院于2007年7月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簡稱帝國理工,也稱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羅素大學*成員之一。

  UCL通常被認為是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之后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2009年-2010年度倫敦大學學院的年凈收入約 12.6億美元  位列英國前三甲( 名劍橋大學 約 19.8億美元,第二名牛津大學 約 14.5億美元),是*上富有的大學之一。  倫敦大學學院(UCL)有教學及研究人員共4000多名,教授648多位。其中46名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s of Royal  Society),10名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55名不列顛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士(Fellows of British Academy),99名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在UCL的學者及研究人員中,有26位諾貝爾獎得主與3位菲爾茲獎得主,其中有14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距今近的獎項,是2009年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倫敦大學學院(UCL)的主校區(qū)鄰近大英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坐落于倫敦市中心,也因此使其成為了*昂貴的大學。UCL在卡塔爾--多哈的校區(qū)主要從事考古學及博物館文物*存研究。UCL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校區(qū)主要從事能源與環(huán)境科學的研究。UCL有歐洲的醫(yī)學研究中心,及生命科學研究所。2009年起,  UCL與耶魯大學在醫(yī)學方向展開深度合作。  倫敦大學學院(UCL)是英國規(guī)模、學科廣的大學。UCL下屬72個系,據(jù)英國大學研究評估RAE2008的數(shù)據(jù)顯示,其63個系的研究水平達到*一流水平,僅次于牛津與劍橋。其法律為全英 ,經(jīng)濟學為全英第二,與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的經(jīng)濟學被譽為英國當今經(jīng)濟學的雙子星。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聯(lián)合*的THE-QS2009  *大學排名中位列*第4位。2010年,2011年的美國新聞與*報道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聯(lián)合*的USNews-QS*大學排名將之列為*第4位與*第7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與湯森路透社合作的THES2012*大學排名則將之列為*第17位。

  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是英國錄取難度高的大學之一,在英國國內聲譽與劍橋牛津齊名。該校入學競爭極其激烈,常年僅低于牛津與劍橋大學,某些熱門專業(yè)錄取難度甚至高于牛津與劍橋大學。  學院創(chuàng)立于1895年,由一群推崇費邊(Fabian)主義的費邊協(xié)會會員所倡議。(費邊原是古羅馬的將軍,以使用迂回戰(zhàn)術聞名。19世紀80年代在英國興起的,以溫和改良手段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思潮,就稱為費邊主義。)1900年倫敦經(jīng)濟學院成為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部分,并成為目前倫敦大學的學院之一。倫敦經(jīng)濟學院共有18個系、26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開設有經(jīng)濟、數(shù)學與統(tǒng)計、歷史、法律、哲學等多種社會科學專業(yè)。同學院拉丁文的校訓以探知并了解事物發(fā)生的緣故(Rerum  Cognoscere  causas)一致,倫敦經(jīng)濟學院多年來一直依循公正的辦學及研究原則,院長及教授皆有各種政治傾向與學派背景,更展示了對多元理念的兼收并蓄。此外,由于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位置靠近英國政治、工商業(yè)及媒體的操作中心,例如國會大廈、首相辦公室、一些重要的金融機構、高庭法院及英國廣播公司都近在咫尺,因此它不僅和外界有頻繁的交流機會,同時也享有緊密的聯(lián)系。每年更有許多國際的**人和各界*的專才到訪,他們在倫敦經(jīng)濟學院進行公開講座、教學及個人研究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院的知識景觀,也*了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地位。

  G5超級精英

  UCL還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jīng)并稱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jīng)濟實力,在經(jīng)濟危機時期政府財政預算不減反增。牛津大學位于牛津。劍橋大學位于劍橋。其余三所大學均位于英國首都倫敦。倫敦帝國學院曾是倫敦大學的加盟學院,但它在2007年離開倫敦大學聯(lián)盟而獨立。倫敦大學學院UCL  和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 仍然留在倫敦大學聯(lián)盟(UOL)內。

  金三角*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帝國理工學院IC,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 和 倫敦國王學院KCL又有金三角*之稱,取名為金三角*意指每年  獲得多的政府預算。2009年 至 2010年,英國政府公布的高等教育經(jīng)費為 牛津大學 3.67億英鎊,帝國理工學院2.96億英鎊,倫敦大學學院  2.75億英鎊, 劍橋大學2.67億英鎊,倫敦國王學院1.44億英鎊,倫敦經(jīng)濟政治學院LSE由于規(guī)模比較小而且比較特殊,則擁有2000萬英磅的研究經(jīng)費。

  8獲獎情況

  一、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9年,Charles K. Kao高錕, 發(fā)明光纖通訊。

  1928年,Sir Owen Richardson 歐文.理查森爵士, 在熱離子學發(fā)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發(fā)現(xiàn)瑞查森定律。

  1915年,Sir William Henry Bragg 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使用X射線衍射研究晶體原子和分子結構。

  二、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George Porter喬治middot;波特,研究*化學反應的成果。

  1959年,Jaroslav  Heyrovsky,發(fā)現(xiàn)與使用極譜法,在電毛細現(xiàn)象中,用滴汞電極測量電壓增加時通過溶液的電流繪出曲線,可以測定溶液中微量的物質。

  1955年,Vincent du Vigneaud,發(fā)明了可應用到為婦女催生的人工合成催產(chǎn)素。

  1947年,Sir Robert Robinson,對植物生物堿的研究。

  1944年,Otto Hahn,發(fā)現(xiàn)核裂變現(xiàn)象。

  1921年,F(xiàn)rederick Soddy,對放射性物質和同位素的研究。

  1904年,Sir William Ramsay,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惰性氣體元素,并確定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諾貝爾醫(yī)學及心理學獎

  2007年,Sir Martin John Evans,利用胚胎干細胞把特定基因改性引入實驗鼠的原理。

  1991年,Bert Sakmann,發(fā)明了應用膜片鉗技術。

  1988年,Sir James Whyte  Black,發(fā)明的對抗藥心得安,對治療心絞痛起革命性的影響,并被認為是20世紀對藥理學起貢獻的藥物之一。

  1970年,Ulf Svante von Euler,發(fā)現(xiàn)了前列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特別是查明了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jīng)傳遞物質的功能。

  1970年,Sir Bernard Katz,研究神經(jīng)生物化學。

  1963年,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研究神經(jīng)的動作電位,神經(jīng)突觸。

  1962年,F(xiàn)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發(fā)現(xiàn)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

  1960年,Sir Peter Brian Medawar,在組織移植排斥方面所做的研究。

  1944年,Herbert Spencer Gasser,關于神經(jīng)細胞動作電位的研究。

  1938年,Corneille Jean Francois Heymans,發(fā)現(xiàn)了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調節(jié)呼吸的作用。

  1936年,Sir Henry Hallett Dale,同Otto Loewi研究乙酰膽堿,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沖動的化學傳遞。

  1936年,Otto Loewi,同Sir Henry Hallett Dale一起研究乙酰膽堿,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沖動的化學傳遞。

  1929年,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發(fā)現(xiàn)了多種維生素。

  1922年,Archibald Vivian Hill,闡明肌肉的做機械功和生熱過程。

  四、諾貝爾文學獎

  1913年,Rabindranath Tagore泰戈爾。

  五、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2000年,James Joseph Heckman,在計量經(jīng)濟學和微觀經(jīng)濟學的貢獻。

  六、菲爾茲獎

  1998年,Timothy Gowers,巴拿赫空間中的對稱結構。

  1970年,Alan Baker,解決了數(shù)論中十幾個歷史悠久的困難問題,范圍涉及超越數(shù)論、不定方程和代數(shù)數(shù)論等方面。

  1955年,Klaus Friedrich Roth,發(fā)展了圖埃-西格爾-羅特定理

  沃羅杰middot;潘洛斯(Roger Penrose):數(shù)學學士

  9學校榮譽

  倫敦大學學院被認為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歷史上 個學生會和大學劇院也誕生于此。  倫敦大學學院的全球綜合排名一直*持在前25強,近幾年由于科研水平和經(jīng)濟實力的*發(fā)展,跨入了*前十名大學的*行列。在2010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前200排名中躍居*第4。是現(xiàn)如今***學院。總共誕生過2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13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有3位菲爾茲獎得主。譬如圣雄甘地,泰戈爾,諾蘭等*詩人,政治家,表演藝術家都學習與此。是英國大學中研究收入多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于2004年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年度大學。  該報2005年的大學入學指南中將倫敦大學學院描述為; 無論規(guī)?;?上,都在倫敦大學中處于中心地位。 經(jīng)過一連串的整合,

  倫敦大學學院已經(jīng)成為一個在學科多樣性上可以與牛津,劍橋比肩的尖端科研與教學機構。在2005年9月,  倫敦大學學院向英國樞密院申請辦法本校學位的要求得到批準,   個UCL本校學位在2008年被頒發(fā)。2006年一月,倫敦大學學院決定成為歐洲科研大學聯(lián)盟(LERU)的一員。

  2009年,倫敦大學學院與美國耶魯大學在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見證下簽訂合作計劃,稱為 Yale UCL Collaborative。

  倫敦大學學院(UCL)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IC)和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倫敦商學院(LSE)一起并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和金三角*。55名不列顛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士(Fellows  of British Academy),99名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距今近的獎項,是2009年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UCL學生人數(shù)大約有24,000人,其中研究生約占10,400。教職員人數(shù)約4,000人,其中46名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s  of Royal Society),10名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55名不列顛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士 (Fellows ofBritish Academy),99名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同時UCL過去的成員中,有26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有14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UCL的全球排名一直*持在前20強。2012-2013年的QS*大學排名將之列為*第四位。2012年與湯森路透社合作搜集數(shù)據(jù)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則將之列為*第17位,2012年*科學院與武漢大學合作的*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將之列為18名,這所學校是許多學生都想加入的地方。

  該校學科種類齊全,文科、理科、工科專業(yè)眾多。圖書館藏有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書刊。倫敦大學學院*水平極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考生。該校雖是倫敦*學府。學費并不昂貴,十分受海外考生歡迎

  10*校友

  杰里米middot;邊沁

  杰里米middot;邊沁Jeremy Bentham哲學家杰里米middot;邊沁(1748 -  1832)由于在倫敦大學學院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公認為倫敦大學學院的精神之父。  盡管他經(jīng)常被記載如學校的創(chuàng)建工程,但事實上他本人并沒有實際參與UCL的建設。

  邊沁本人是高等教育應廣泛推廣理論的強烈擁護者,并被與學校的早期宗旨教育人人平等聯(lián)系起來。(當然,前提是有能力支付學費)  漠視一切性別,宗教信仰,政治主張上的差異。國際化(International)一詞,就是由邊沁本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另外一個使邊沁的大名與倫敦大學學院緊密聯(lián)系的事實就是,他的遺體正陳列于UCL主建筑的北部回廊,完全向公眾開放.邊沁在他的遺囑中指明他希望他的遺體*存以作為*的紀念,這項指示被毫無*留的貫徹執(zhí)行。這尊儀容于是名聲大噪。  但不幸的是,當進行頭部處理時出現(xiàn)了悲劇性的失誤導致頭部被毀容。人們只得用一尊蠟像頭部代替,但是長久以來真正的頭顱一直被藏在他作像的腳下,真的頭顱經(jīng)常被盜,自然的成為五花八門的各種校園笑話的題材,當然,笑話的編造者都來自UCL從出生那一天起就是競爭對手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據(jù)說邊沁的可憐的頭顱有一次被發(fā)現(xiàn)在阿伯丁(Aberdeen)火車站的一個儲物柜中,又有說經(jīng)常被學生們在校園主樓大穹頂(The  Quad)旁當球踢。其他有關邊沁遺像的傳言還有據(jù)說裝載遺像的木制柜子底部有小輪,當學校高層舉行會議時,遺像會被象征性的推進會議室,表示邊沁本人列席,但對決定不作否決。當學校的地上餐廳2003年粉刷一新時被重新命名為;杰里米.邊沁大廳(有時亦縮寫為JBR),以表示對這位大人物無上的敬意。此后邊沁的頭一直*存在學校的地窖里。

  科學領域

  Alexander Graham Bell,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電話的發(fā)明者。

  Francis Crick,發(fā)現(xiàn)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

  John Ambrose Fleming,真空管發(fā)明者。

  Jaroslav Heyrovsky,電解析化學之父。

  Charles K. Kao高錕, 發(fā)明了光纖通訊。

  Sir William Henry Bragg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現(xiàn)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

  勃朗寧,美國*的輕武器設計師。

  赫胥黎mdash;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杰出的代表

  政治領域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圣雄甘地,印度國父。

  伊藤博文, 日本近代政治家,內閣總理大臣(首相)。

  小泉純一郎,前日本首相。

  Chaim Herzog ,前以色列總統(tǒng)。

  喬莫middot;肯雅塔,肯尼亞國父、 任總統(tǒng)。

  伍廷芳,*近代外交家、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

  Sir Seewoosagur Ramgoolam,毛里求斯 任總理。

  Terry Davis,歐盟秘書長。

  Sir Ellis Clarke,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政府首腦,前總統(tǒng)。

  盧嘉錫,前*科學院院長。

  李福善,前*高法院上訴庭副庭長、首位華人高等法院按察司。

  潘宗光, 前*理工大學校長。

  盧杰,國際*的長征計劃的發(fā)起人和總負責人。

  Baroness Flather,英國政治人物,首名亞裔女性被冊封貴族并晉身英國上議院。

  Tan Boon Teik mdash; 前新加坡總檢察長。

  Chao Hick Tin mdash; 前新加坡總檢察長。

  夏鼐,前*社會科學院考古研所所長,新*考古事業(yè)的*者與奠基人。

  陳占祥, **城市規(guī)劃師、建筑師。

  楊鐵梁,前*首席大法官及前*行政會議成員 。

  傅斯年 ,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張道藩,中華民國第四任 屆立法院院長。

  商業(yè)領域

  Edwin Waterhouse,埃德溫.懷特豪斯*審計與咨詢服務公司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創(chuàng)始人之一。

  Colin Chapman,英國蓮花汽車公司(Lotus Cars)創(chuàng)始人。

  Lord Digby Jones,英國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執(zhí)行長。

  Nishpank Kankiwala,漢堡王國際餐飲(Burger King International)董事長。

  John Kenny,JKX石油與天然氣公司(JKX Oil and Gas)創(chuàng)始人。

  Chief Bayo Kuku,尼日利亞股票交易所創(chuàng)始人。

  Catherine Novelli,蘋果公司(apple)全球事務副總裁。

  文化領域

  泰戈爾,英國人 *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為首位亞裔諾貝爾獎得主。

  夏目漱石, 日本國民大作家。

  藝術領域

  克里斯托佛middot;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主要作品《盜夢空間》,《記憶碎片》,《蝙蝠俠系列》。

  徐子淇,**模特兒,電影演員。

  莫文蔚, *藝人。

  酷玩樂隊(Coldplay),英國*搖滾樂團。

  11發(fā)展歷史

  倫敦大學學院UCL始建于1826年2月11日,初的名字就是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  )。鑒于當時的*的也是英格蘭僅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教會學校,UCL立意成為宗教性質的大學之外的選擇。雖然UCL的精神之父杰里米middot;邊沁并未實際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之中來,但是他所倡導的教育人人平等與國際化成為倫敦大學學院的建校之本。UCL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所綜合大學所建立的,而不是學院或者研究機構。

  1827年,UCL成立了英國 個經(jīng)濟系。1828年,UCL成為了英國 個開始授予英語文學專業(yè)以學位以及 個設置醫(yī)學課程的大學。1834年,UCL成立了大學學院附屬醫(yī)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為大學的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教學與研究。1836年,倫敦大學被正式的命名為大學學院,倫敦(University  College,London),與新成立的倫敦國王學院一起成立了倫敦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y of  London)。1871年,成立倫敦薩德藝術學院,要旨于藝術領域的研究。1878年,倫敦大學學院成為英國 所給與女性與男性同等教育權利的高等學府。1907年,倫敦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y  of London)再次重組,又有一部分新的學院以及機構加入這個聯(lián)盟,聯(lián)盟中的學院包括UCL失去了法律上的獨立存在性,統(tǒng)一頒發(fā)倫敦大學聯(lián)盟(University  of London)的學位。1959年,猶太學院并入UCL。1966年,UCL成立  Mullard太空科學實驗室,成為*上早進行外太空研究的大學之一。1973年,UCL成為阿帕網(wǎng)(ARPANET)的 個國際鏈接,阿帕網(wǎng)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前身。1977年,倫敦大學學院UCL恢復了法律上的獨立存在性,但并未恢復自主頒發(fā)學位的權力。1986年,UCL合并了倫敦考古研究所。1988年,UCL合并了倫敦耳鼻喉科研究所,倫敦骨科研究所,倫敦泌尿系統(tǒng)研究所和米希爾醫(yī)學院(Middlesex  Hospital Medical  School)。1994年,UCL合并了倫敦語言通訊學院。1995年,UCL合并了倫敦眼科研究所。1996年,UCL合并了足科研究院(School of  Podiatry)。1997年,UCL合并了倫敦神經(jīng)內科研究所。1998年,UCL的醫(yī)學院與皇家自由醫(yī)院的醫(yī)學院成功合并成一個新的醫(yī)學院,這一成果加之UCL既有的諸多醫(yī)學科研機構(兒科研究所,神經(jīng)學研究院,伊斯特曼牙科研究院,眼科研究院),使得UCL成為*上*的生物醫(yī)學科研中心之一。1999年,UCL合并了倫敦東歐學院與Eastman牙科研究院。2001年,UCL成立了* 個犯罪學研究院,要旨于研究減少犯罪率。2003年,倫敦大學學院與帝國理工學院合作成立了倫敦納米研究中心,進行納米技術領域研究。

  倫敦大學學院歷史悠久,成立時期可上溯至19世紀。倫敦大學學院在1826年2月11日成立,立意成為宗教性質的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外的世俗選擇(secular  alternative)。在成立初,倫敦大學學院是一個大學,而不是一個學院, 并使用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作為校名。但是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立遭到了英格蘭教會的強烈反對。英格蘭教會全力阻止了倫敦大學學院獲得頒發(fā)學位所必需的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直到1836年,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組成近代的倫敦大學成型,倫敦大學和它的創(chuàng)始學院之一倫敦大學學院才被在法律上承認并被獲準頒發(fā)倫敦大學的學位。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現(xiàn)今被認為是倫敦大學的兩所創(chuàng)校學院。

  對于UCL是否是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一直存在爭議。在英格蘭,其他高等*可以將其教育世襲回溯到成立之前;比如諾丁漢大學可以追溯至1798年,但是諾丁漢大學的前身是倫敦大學管轄下的一所職業(yè)學校,并直到1948年才獲得了確定其大學地位的「皇家特許狀」,因此從大學的角度講,諾丁漢大學是相對較為年輕的。與此相反的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縮寫:KCL)在UCL之后成立,但是在UCL之前獲得了皇家特許狀。因此有爭議指出KCL比UCL更古老。更為有爭議的事實是,盡管事實上他們都是大學,但是從技術上講UCL和KCL都不是獨立存在大學,  而是聯(lián)邦制的倫敦大學下屬的學院??傮w上講,可以肯定的指出的是UCL是英國急劇擴張的大學系統(tǒng)的早期成員。其他早期成員包括通過1832年的議會法令(Act of  Parliament)杜倫大學。同時值得肯定的是UCL的「世俗性」是*的。Thomas Arnod稱之為「高爾街的無神機構」(Godless  institution in Gower Street)。

  UCL是英格蘭 個不考慮學生的種族、宗教、或者政治立場的高等*。同時也可能是 個錄取并承認女性與男性有同等權利的大學。布里斯托大學也聲稱其為 所錄取并承認女性的大學,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當時UCL和布里斯托大學都頒發(fā)倫敦大學的學位,因此錄取女性學生可能是同時行為。

  UCL是一個在英格蘭建立學生會的大學。但是在1945年之前,男性學生和女性學生有各自獨立的學生會。

  UCL是 所在如下學科建立教授席位(Professorship)的大學:化學工程,化學(UCL化學系為英格蘭早成立),埃及學,紙莎草學,電子工程,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地理學,動物學。

  2002年倫敦大學學院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擬計劃整合兩校資源重組并成立一所英國排名 的大學。這宗合并計劃遭到了來自教職員工和UCL學生會的強烈抵制,并終被取消。  2003年8月1日,馬爾克姆middot;格蘭特教授取代德里克爵士成為新的校長,德里克爵士本人退休,只作為學校的名義管理人。在發(fā)表就職演說的一年后,馬爾克姆教授開始加強UCL和國際上的聯(lián)系,將UCL塑造成"倫敦的全球性大學"。在他的任期中,學校明顯加強了與諸多國際*大學間的聯(lián)系,如美國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2005年,UCL恢復了自行授予以及頒發(fā)倫敦大學學院的學位。2006年,UCL合并倫敦兒科研究所。2007年UCL成立癌癥研究院。2008年,UCL由于擁有四所**醫(yī)院成為全歐洲醫(yī)學研究機構。2008年,UCL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成立分校,專注于環(huán)境與能源的研究。2009年,UCL聲明將加入英國精英教育體系,如劍橋大學和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對于一些熱門專業(yè)要求本科申請學生要取得A-LevelA*的成績。2009年,UCL與美國耶魯大學在生物醫(yī)學領域展開深入合作,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middot;查爾斯middot;萊文(  Richard  Levin)表示與UCL的合作是耶魯歷史上規(guī)模的一次,隨后開設了倫敦大學學院與耶魯大學聯(lián)合碩士項目,與耶魯大學合辦之博士項目已經(jīng)提上了日程,耶魯大學生物學教授Michael  Simons表示,如果成功這將會成為*上的生物學博士項目。2012年,UCL將合并倫敦藥劑學院。

  入學要求

  本科學歷要求:

  完成國內大學一年級課程;

  專業(yè)課平均成績不低于80%;

  研究生學歷要求:

  國內大學本科畢業(yè),有學位;

  大學平均成績不低于85分(文科)或80分(理工科)

  英語要求:

  TOEFL:580(理工科)/ 600(人文學科)/ 630(法律)

  IELTS: 6.5(理工科) / 7.0(人文學科) / 7.5分(法律)

  開課日期:

  課程從9月開始到次年7月結束,分3個學期,每個學期大約10周。

  學費

  本科:

  人類與藝術系,法學系等:7,750

  工程系,數(shù)學物理系,生物系等:7,750-11,500

  研究生:

  人類與藝術系,法學系,社會歷史學系等:10,500

  工程系,數(shù)學物理系,生物系等:10,500-13,750

  臨床醫(yī)學:20,500

  學位證書

  UCL為本科生頒發(fā)的學位證書有兩種,一種是倫敦大學的,副標題上注名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字樣,一種是UCL自己的證書,本科學生畢業(yè)時可以自己選擇要哪一種證書。研究生則統(tǒng)一頒發(fā)UCL自己的學位證書。

  留學生生活條件:

  留學生和其它學生一樣有權利使用學校各項設施。并且與其他學生相比有額外的服務,以幫助他們平穩(wěn)過渡。這些服務有以下幾點:

  1、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藏有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書刊。

  2、計算機中心設備非常完善。

  3、學院語言中心開設一年制英語證書課程、學前及學期中語言課程。

  4、PCs.Macs和Unix workstations等電腦器材、電腦軟件。多媒體、視像會議都被用作教學媒介,科技力量十分發(fā)達。

  5、*近4,000個宿位,宿舍條件很好,基本能夠滿足所有新生的需求。

  6、校學生會屬下有80多個學會,包括活躍的*同學會。

  7、特別效果劇院、多元化體育設施、日間托兒所、*健中心和學生輔導服務。

  預科課程:

  該大學預科課程分文科和理科兩部分。

  藝術與人文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人文預科(簡稱UPCH)為一年全日制人文,社會科學與*英語學習的優(yōu)質課程。改課程是*給已完成中等教育,課程設計只用于大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本科和語言能力,協(xié)助他們適應英國的生活并在英國高等教育體系內成功學習。

  課程結構:

  學生共學習兩門必修科目(文化與社會、*英語),另外選修兩門課程。

  文憑認證:

  倫敦大學學院理工系倫敦大學學院理工預科文憑(簡稱UPCSE)為一年全日制理工科*英語學習的優(yōu)質課程。該課程是*給已在本國完成中等教育,但尚未擁有資格直接就讀倫敦大學學院或英國其他*之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且品學兼優(yōu)的*各地學生。

  課程由英國文化協(xié)會授權,課程設計旨在運用大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理論知識、科學試驗技巧和語言能力,協(xié)助他們適應英國的生活亦在英國高等教育體系之內成功學習。大學理工預科文憑課程在英國大學本科入學輔導方面廣受贊譽。UPCSE學生可得到本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其他英國大學的入學許可。

  核心科目:

  歐洲研究:語言與文學

  歐洲研究:藝術與社會文化

  經(jīng)濟原理

  數(shù)學

  古文明*

  現(xiàn)代歐洲歷史及政治

  現(xiàn)代地理學

  學生人數(shù):

  UCL學生人數(shù)大約有24,000人,其中研究生約占10,400。教職員人數(shù)約4,000人,其中46名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s of  Royal Society),10名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55名不列顛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士(Fellows of British Academy),99名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學士學位課程

  法律

  middot;法學士

  理科

  middot;地球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自然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物理學理科學士

  middot;生物醫(yī)學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生物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天體物理學理科學士

  信息技術學

  middot;計算機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健康,醫(yī)學與獸醫(yī)學

  middot;藥理學理科學士

  middot;神經(jīng)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新醫(yī)學生物工藝理科學士(商業(yè)與管理)

  英語語言研究學

  middot;英語文科學士

  middot;工程與技術學

  middot;商務金融工程學士

  middot;環(huán)境工程學士

  middot;化學工程學士

  middot;土木工程學士

  middot;生物化學工程學士

  商科與管理學

  middot;商務信息管理理科學士

  middot;經(jīng)濟學與統(tǒng)計學理科學士

  middot;經(jīng)濟學理科學士

  middot;文科,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

  middot;科學與社會理科學士

  middot;心理學與語言科學理科學士

  middot;心理學理科學士

  建筑學

  middot;城市研究理科學士

  middot;施工項目管理理科學士

  middot;城市規(guī)劃、設計與管理理科學士

  middot;建筑學理科學士

  農業(yè)與環(huán)境學

  middot;地理學理科學士

  12其他奇聞軼事

  羅比middot;威廉斯的首張專輯透鏡下的生活中,將UCL加入到專輯封面的美術設計中。

  在倫敦的大學路(UCL南臨)上有一家以學校象征杰里米middot;邊沁名字命名的酒吧。

  UCL的校長,馬爾科姆.格蘭特教授曾和學生們打過一個賭,如果學生們能在2005年喜劇救濟的紅鼻子之日之前能為埃塞俄比亞的難民募集1500英鎊的善款,他就剃掉自己的胡子。結果,非常不幸學生們募集了超過2000英鎊的善款,于是教授本人留了33年之久的胡子被剪掉了。

  UCL的精神之父杰里米.邊沁同時以設計英格蘭諸多*監(jiān)獄*,如圓形監(jiān)獄。

  UCL與倫敦國王學院有歷史悠久的良性競爭伙伴關系。UCL經(jīng)常被國王學院的學生起外號叫做尤斯頓功科學?;蚋郀柦植恍派竦脑?,后者經(jīng)常被當作是國王學院建校宗旨利于基督教教訓的對比。反之,UCL的學生和教師們則稱國王學院為河濱??茖W校作為回敬。國王學院的吉祥物雷吉(一只小獅子)曾于90年代失蹤,終被發(fā)現(xiàn)深埋在某處田野,為了修復并安置它,國王學院花費了大約15000英鎊。它被發(fā)現(xiàn)時被裝在一個玻璃柜中,并且柜子中填滿了足夠多的證據(jù)*這場大惡作劇是某個UCL的學生所為。(之后國王學院以牙還牙,偷走了UCL的吉祥物菲尼斯,并把杰里米.邊沁的頭拿來當球踢)

  此后,邊沁的頭一直*存在學校地窖里面。

  電影

  由于所處倫敦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以及引人入勝的前庭穹頂,UCL經(jīng)常被電影或電視制作人選為拍攝場地,包括以下作品:

  木乃伊歸來:將UCL(主要是主穹頂)作為大英博物館。

  蝙蝠俠:開戰(zhàn)時刻:將DMS Watson實驗室作為歌譚鎮(zhèn)打印室。

  角斗士:將主穹頂作為古羅馬的模型。

  大開眼界:將UCL全科診所作為湯告魯斯扮演的角色所在的診所。

  潛行兇間:將UCL主圖書館作為拍攝場景。

  《鏡下的生活》:羅賓middot;威廉姆斯的首張專輯中,將UCL加入到專輯封面的美術設計中。

  13可達路線

  UCL位于Bloomsbury District,在London的一區(qū),交通非常方便。距UCL近的地鐵站是Euston  Square。其他相近的地鐵站有Warren Street, Russell Square 和Goodge Street,  Euston火車站也在UCL附近。

  1.乘London Underground (Piccadilly Line)到Russell Square or King`s Cross/St.  Pancras. 旅程大約為55分鐘. 車票是4英鎊.另外,辦理Oyster Card地鐵票還可以打折!

  2.也可以坐Heathrow Express(機場快線) 到Paddington station(帕丁頓站). 旅程只需15分鐘!  車票單程是14.5英磅。 然后從 Paddington 座地鐵 (Hammersmith/City, Metropolitan or Circle Lines)  到EustonSquare,這段路程大約為10分鐘,車票是4英鎊。

  (備注:所有的London的學生都可以辦理National Rail Student Oyster  photocard(*學生鐵路優(yōu)惠卡),*地鐵票、公車票時可以優(yōu)惠30%。 如果乘坐taxi(的士)價格為60英鎊左右。)

  交通工具

  【地鐵[subway]】:離UCL近的地鐵站是Euston Square (Hammersmith and City, Metropolitan  and Circle lines)、 Warren Street (Northern and Victoria lines)、Euston (Northern  and Victoria lines) 和 Russell Square (Piccadilly line)。

  【公交車[bus]】: 從UCL出門,Gower Street就有公車(從北到南)。 走路不到5分鐘, 到Warren Street  station,就有從南到北的公交車。

  包括的公車有10路、 14路、 24路、29路、 54路、 217路、 390路。

  【火車[train]】:UCL離大火車站Euston、Kingrsquo;s Cross 和St Pancras都非常近!  乘火車可以到英國的各個角落,提前訂票,車票可以優(yōu)惠,盡情的享受旅行的樂趣吧!

  【歐洲之星】: Eurostar 就在 St Pancras station 乘坐, 你可以享受20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跨越英吉利海峽。  2小時15分鐘到達法國巴黎,1小時50分鐘到達比利時布魯塞爾!

  【飛機[plan]】:倫敦三個機場Heathrow,Gatwick 和 Stansted都在UCL附近。

  14兼職打工

 

  學校自身也有一系列工作機會(比如學生會的酒吧招待和前臺接待)。還有一些零售商店在營業(yè)高峰時期會雇用學生,對于那些非在校期間打工的學生會給予照顧。

學術信息
倫敦大學學院概況 倫敦大學學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是英格蘭繼牛津、劍橋后第三所成立的大學,也是*所允許學生來自任何種族、宗教和階層的大學,還是*所*女性受高等教育平等權利的英國大學,歷史上*個學生會和大學劇院也誕生于此。倫敦大學學院鄰近大英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坐落于倫敦市中心,也因此使其成為了*昂貴的大學。UCL在第二次*大戰(zhàn)中遭受到了非常嚴重的轟炸,重建后的大學規(guī)模擴大到了現(xiàn)在的教學區(qū)域土地面積16公頃,活動場地36公頃;除宿舍樓外總建筑面積達到了29萬5千平方米。 學校成立時間 倫敦大學學院UCL始建于1826年2月11日,*初的名字就是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 )。鑒于當時的**的也是英格蘭僅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教會學校,UCL立意成為宗教性質的大學之外的選擇。雖然UCL的精神之父杰里米?邊沁并未實際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之中來,但是他所倡導的教育人人平等與國際化成為倫敦大學學院的建校之本。UCL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所綜合大學所建立的,而不是學院或者研究機構。 地理位置 作為倫敦成立的*所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距離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只需45分鐘。鄰近大英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坐落于倫敦市中心,也因此使其成為了*昂貴的大學。 院校特色 1、 享譽*的*聲譽:UCL是倫敦大學的核心成員;大學開設72個系包括230個專業(yè)的課程學習,其中的60個院系和83%的專業(yè)被英國政府研究質量RAE評估委員會評為5或5*星級;大學共有650名教授和4300名講師,其中包括32名大英科學院院士, 14名皇家工程學院院士,83名皇家醫(yī)學院院士。其教授總人數(shù)和女性教授人數(shù)都是英國大學中*多的,而且在UCL任教過的老師和就讀過的學生中有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UCL為研究生*很多額外的培訓和支持,是英國其他大學很少能做到的,如“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Research Fund”―用于學生創(chuàng)立自己的研究課題,此外還有“the research Images as Art Competition”,” Research Scholarship” 等項目。2010年The Times *大學排名第4名 。 2、 地處倫敦的獨特魅力:UCL位于倫敦一區(qū)的Bloomsbury,倫敦作為英國和歐洲的文化、社交、外交、金融、政治、法律、知識信息中心,本身就充滿了魅力。除了本校的圖書館之外,學生還能同時享有倫敦大學圖書館、大英圖書館和其他無以計數(shù)的圖書館或其他專門圖書館的使用權;所有的*協(xié)會和職業(yè)協(xié)會均在倫敦設總部或分支機構,并定期組織*活動,使得學生可以隨時接觸*的*信息,開闊眼界;倫敦的各種博物館為學生研究*了實物參照,也為學生參與研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會,其中*的有“British Museum” “Science Museum” “National History Museum”和” National Gallery” “UCL Art Collections” “Petrie Museum (埃及考古)” 此外還有動物和地球科學博物館等等;同時倫敦大大小小的檔案館*存了英國社會變遷*完整的檔案資料,為學生的*研究*了難得的數(shù)據(jù)資料;另外倫敦每年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文化節(jié)日,如:“日本電影節(jié)” “法國藝術節(jié)” “木琴音樂之夜”等,均由各國使館贊助創(chuàng)辦。因此就地理位置而言,UCL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3、 一流的教學運動設施:UCL的圖書館藏書多達200萬冊,另外有12000種期刊雜志可供閱讀;大學有各類室內運動設施,健身房和游泳池;此外UCL還有自己的歌劇院“Bloomsbury Theatre”;1000臺計算機對學生24小時開放。 4、 名人輩出之地:UCL有悠久的接受海外學生的歷史,1860年日本國的*批留學生就讀于UCL,這批留學生中的Hirubumi Ito先生后來成為了日本明治時期的*首相,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xiàn)任首相Junidniro Koizumi先生同樣畢業(yè)于UCL;**的是發(fā)明*上*臺電話的貝爾,也畢業(yè)于UCL。 5、 *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元素周期表中的5個元素(氦、氖、氬、氪、氙);熱離子管(使無線通信和現(xiàn)代電子學成為可能); 荷爾蒙;腎上腺素;自動免疫疾病;神經(jīng)傳導;貝塔射線終止器等各項發(fā)明都出自UCL。 院系設置 倫敦大學學院(UCL)是英國規(guī)模*大、學科*廣的大學。據(jù)英國大學研究評估RAE2008的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63個系的研究水平達到*一流水平,僅次于牛津與劍橋。其中法律為全英*,經(jīng)濟學為全英第二,與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LSE)的經(jīng)濟學被譽為英國當今經(jīng)濟學的雙子星,在*范圍內名列前茅。歷史上,UCL*個開創(chuàng)了英語文學、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地理學等學科。*個建立了物理和化學的本科教學實驗室。它還是英國*所*法學、醫(yī)學、工程學和建筑學的系統(tǒng)教育的大學。同時,它首次在化學、地理、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心理學、化學工程、電子工程、語音學、動物學、埃及學、紙草學(對古文書稿跡的研究)等學科設立了教授之職。 倫敦大學學院法學院一直是英國**的法學院之一。根據(jù)倫敦時報在2005年報道指出,“業(yè)內人事都認為它是英國*好的法學院”。在英國政府2008年的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 評估結果中,倫敦大學學院法學院的法學研究實力與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并列全英*位。 學院設施 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藏有超過一百三十萬本的書刊。學院圖書館藏書達125萬冊,計算機中心設備完善。學院語言中心開設一年制英語證書課程、學前及學期中語言課程。除此之外,學校還不斷地發(fā)展PCs.Macs和Unix workstations等電腦器材、電腦軟件,務求能*教師教育、學生學習方面的素質。多媒體、視像會議都被用作教學媒介,科技力量十分發(fā)達。 住宿條件 UCL 在學校附近有一些供膳和自炊宿舍。對*年的海外研究生學佼*證*單人房間,如果他們完全同意入讀 UCL 并在 5 月 31 日宿舍申請截止日前申請了宿舍(此*證只適用于未曾在倫敦居住過的研究生)。住宿費用約為:自炊式宿舍每周 40 英鎊,供膳式宿舍每周 80 英鎊。對有些研究生學院可能給他們*學校租用的宿舍,而不是學校擁有的宿舍。凡是學校同意接納的學生都會收到學生宿舍介紹和申請表格。
點擊展開簡介

電話:021-64677037 傳真:021-64677037 總部地址:上海市黃浦區(qū)淮海中路222號力寶廣場5樓
8th Floor, New Office Town, Xinhualian Mansion, No.755, Mid.Huaihai Road, Shanghai, China
Copyright 2010-2020 www.jiuheship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7009781號-1